建议所有表演艺考生都去冲的单人表演练习
五觉训练(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简单动作练习和单人命题练习,这些都是表演基础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五觉训练(感官唤醒)
听觉:蒙眼听不同风格音乐(如《命运交响曲》+流行歌),用表情和肢体表达情绪变化。
视觉:观察一幅画(如《江山如此多娇》),想象自己走进画中,描述所见所感。
嗅觉:闻不同气味(香水、中药、焦味),即兴表演一个相关场景(如“火灾逃生”)。
味觉:无实物表演“吃超辣火锅”vs“吃柠檬”,让观众从表情看出区别。
触觉:蒙眼摸不同物体(毛绒玩具、冰块、砂纸),用语言描述触感并编故事。
2. 简单动作练习(从机械到有动机)
给动作加“为什么”(例):
“等公交车” → 不是干等,而是:
冬天寒风中等车(搓手、跺脚、看表焦急)
下雨天没带伞(缩脖子、护住包、张望车来了没)
“进门” → 不同情境:
偷偷进别人家(警惕、轻声)
回到家发现停电(摸索、撞到东西)
3. 单人命题练习(情绪+故事性)
“三层次表演法”(例:“高考通知书”):
1. 第一层(外部动作):拆信封、手抖、反复看名字。
2. 第二层(情绪变化):从紧张→狂喜/崩溃→沉默。
3. 第三层(潜台词):
如果考上了:“爸妈终于不用再辛苦了…”
如果落榜:“我的人生完了吗?”
必练题目:
妈妈的生日
婚礼之前(恋人变心)
高考通知书
约会走错屋
雨夜出诊
发现家中被盗
扫兴的约会
出国之前
狱中归来
墓地前的任悔
欢迎亲人
终极训练建议
1. 每天10分钟五觉训练(保持感官敏锐度)。
2. 动作练习+动机(无实物表演时,先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3. 单人命题“三层次”演法(外部+情绪+潜台词)。
关键点:
考官最看重的不是“演得多像”,而是“是否真实相信情境”。
细节决定成败(比如“擦玻璃”时呼吸节奏、手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