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考动态>表演生艺考生,如何提升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生艺考生,如何提升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25-03-28 点击数:48

肢体语言是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势、服饰‌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的表现手段,是演员在无声状态下塑造角色、表达情感的核心工具。肢体语言不仅能使表演更加生动,也在强化角色辨识度、深化情感层次以及暗示剧情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既然肢体语言如此重要,那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又如何训练我们的肢体语言表达,使其看起来不会太生硬呢?

 

首先,要进行‌基础的松弛与感知训练

基础的松弛与感知训练主要是通过‌木偶松弛法来实施。训练时,‌全身放松站立,想象现在的自己是被丝线控制的木偶:手指→手腕→肘部→肩部逐级向上提,而后再模拟丝线断裂后肢体逐渐地松垮垂落,最后瘫坐在地上感受肌肉的松弛感‌。这个方法主要帮助你消除肌肉僵硬惯性,达到消除紧张、调整身体状态的目的。

 

其次,要进行‌观察与模仿,建立自己的素材库。

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不会一直接触单一的群体,而是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隶属于不同群体的人在做相同的事情时的表情和动作就会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如雄狮的威严、老人的迟缓以及不同情绪下不同群体的微动作等,积累真实素材,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使自己在不同角色的表演中游刃有余。‌

 

最后,‌要进行‌创新与融合。

建立素材库后便对人物角色进行了最基础的掌握,在表演时我们要‌结合角色需求,设计独特的肢体符号,而非一味地运用已有的素材库中的塑造方法‌。同时在演出时要注意尝试动态与静态的平衡,不能一直动也不可一动不动,动态与静态相结合才能使演出更加顺利。同时记得在表演中要协调面部表情、手势和台词三者间的关系,避免单一化表达使剧情看起来枯燥无味。练习熟练后记得多来几次闭眼感知训练,避免过度依赖镜子导致表演痕迹过重。

 

最后的最后,艺考备考需注重日常训练的系统性,这些小技巧只是帮助同学们在练习肢体语言时更加科学和有效,只有长时间的练习才会达到良好的效果,投机取巧不可靠哦。


微信二维码

187-5449-8116

沉浸体验!即刻改变
试听课全程免费,提供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