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考动态>表演生第一课!合格演员必备的“七力四感”

表演生第一课!合格演员必备的“七力四感”

发布时间:2025-03-31 点击数:31

什么是“七力四感”?

“七力四感”指的是演员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七种力量和四种感知能力。

七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感受力、判断力、适应力、表现力

四感:真实感、形象感、幽默感、节奏感

 

【七力】

1.观察力

观察力堪称表演艺术的基石。艺术的灵感源泉来自生活,若想在对生活的观察里有所收获,就必须练就敏锐且细腻的洞察力,既能精准捕捉人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又能深入了解并真切感受所观察人物的心理特点。而这种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拥有,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

我们要将目光聚焦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着重留意人物的神态、动作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就拿观察一位老人走路的姿态来说,他是颤颤巍巍、小心翼翼,还是步伐稳健、气宇轩昂。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一旦融入表演之中,便能为表演增添丰富的层次和真实感,让表演更加生动鲜活、打动人心。

2.注意力

演员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演员必须具备积极、稳定且持续发展的注意力。这一特质是演员塑造生动角色、展现精彩表演的关键要素。

表演时要高度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将全部精力聚焦于自身的创作以及行动的对象上。若注意力无法集中,演员便难以在表演行动中真切地感受情境,更无法与对手进行真实且有效的交流互动,全身心地投入角色和情境中去,更好地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3.想象力

表演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演员的创作工作,是在剧作家精心塑造的文学形象基础之上展开再创作。要将剧本里的文学形象成功转化为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就得充分运用自身的想象力,把剧作家所构建的情境、事件以及人物等元素,变得更加具体、丰满。

演员的想象力还须具备强烈的行动性,尤其体现在创作过程中的即兴想象方面。在与其他同演者合作时,演员要能够敏锐地接受对方给予的刺激,并迅速产生即兴的想象。这种即兴想象能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创作内容,使表演更加灵动、精彩。

想象力不是天生的,它的培养与发展,与演员的生活积累以及文学、艺术修养紧密相连。广泛的生活知识储备和深厚的文艺修养,是演员拥有丰富、活跃想象力的坚实基础。

4.感受力

在日常生活里,当人们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时,内心往往会产生特定的感受,进而引发相应的情绪波动,我们将这种能力称作感受力。

拥有敏锐感知各种情感与氛围的能力至关重要。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亦或是恐惧,都需要演员深刻体会并在表演中精准呈现,达到感同身受的境界。

5.判断力

演员创作心理活动的另一关键环节是判断。

在表演创作时,要像在真实生活中那样自然地进行思考与判断,并非易事。这是由于表演创作中的情境属于艺术虚构,剧情里事件的结果其实早已设定好。

演员必须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展开精准的思考与判断,切不可不假思索地直接奔向既定结果。倘若如此,最终呈现出的人物形象将会虚假造作、苍白无力,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也难以展现出表演艺术应有的魅力。

6.适应力

表演中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场景和突发情况,这就要求演员必须具备强大的适应能力。面对突发状况时,演员需能够在瞬间融入全新的环境,契合对手的表演风格,从容应对各类意外状况,以此确保表演的流畅性与自然。

在表演创作中,演员要时刻做好准备,去适应规定情境以及表演中对手传递的刺激。凭借灵敏且细腻的适应力,将人物的思想与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每一个细微的反应、每一次情感的流转,都应是适应能力的生动体现。

这种适应能力是建立在对规定情境的深刻理解与真切感受,以及对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之上的。只有深入剖析规定情境,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氛围,准确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在表演中迅速做出恰当的反应,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

7.表现力

最后就是要把前面的各种能力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现出来啦!这需要在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多方面下足功夫。强大的表现力是让鲜活角色跃然于舞台或屏幕的关键,哪怕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抹淡淡的微笑,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传递出角色复杂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需兼顾真挚、深切且细腻的内心体验,以及准确、鲜明又生动的外部体现。内心体验是角色塑造的灵魂,而外部体现则是将这一灵魂呈现给观众的桥梁。外部表现之所以不可或缺,是因为它承担着传达内在精神生活的重任。只有借助外部表现,演员内心细腻的体验才能以直观可视的方式呈现,进而打动观众。

 

【四感】

1.真实感

让观众坚信所塑造角色的真实存在是表演艺术的核心追求。在表演的舞台上,无论是角色独特的性格、曲折的经历,还是细腻的情感,都需要演员以高度的真实感呈现出来,绝不能让观众产生“演”的痕迹。要让观众走进角色的世界,身临其境,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

鉴于演员的表演创作大多是在虚构的情境中展开,这就要求演员具备真挚的信念和适度的真实感。要想真实,必须深入生活、熟悉生活。生活是表演的源泉,只有对生活有着细致入微地观察和深刻地理解,才能表现生活,真实地再现角色。

2.形象感: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形象特点,包括外貌、穿着、气质等方面。

对于表演者而言,精准把握并生动塑造角色的形象感,让观众只需一眼,便能清晰辨认出你所扮演的角色,这同时需要借助化妆、服装搭配以及自身气质的完美展现。

演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创造出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所以演员必须具备敏锐捕捉人物特征的形象感。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演员快速抓住角色的核心特点,从而在表演中更加精准地塑造角色。

3.幽默感:

在作品的演绎中,适当的幽默感可以为表演增添很多色彩!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领略角色独特魅力,感受作品蕴含的趣味。不过,把握幽默感的分寸至关重要,一旦过度夸张,便可能破坏整个表演的基调,让精彩的演出功亏一篑。

真正的幽默绝非刻意为之。那些故意营造出来的所谓“幽默”,往往显得虚假、夸张且不真实,不仅无法引发观众的共鸣,反而可能让表演显得生硬和做作。

演员需要用心去挖掘角色和剧情中自然流露的幽默点,凭借自身的智慧与表演技巧,将其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

4.节奏感:

表演是有节奏的,涵盖语言、动作、情感等多个维度。精准把握表演节奏,让表演有起有伏、张弛有度。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观众便能更深入地沉浸于表演之中,真切感受作品的魅力与情感的传递。

倘若表演节奏出现问题,不管是平淡无奇、温暾拖沓,都会使观众觉得无精打采,难以投入其中。所以,演员需要具备适应行动发展所需的节奏感。而若想掌握正确的速度节奏,深入生活、积累丰富的生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节奏是表演的骨架,它支撑着整个表演,使其更加流畅、自然,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微信二维码

187-5449-8116

沉浸体验!即刻改变
试听课全程免费,提供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