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生进!命题表演八大原则你真的了解吗?
在表(导)演方向的艺考中,命题即兴表演是重要的考试科目。那么命题即兴表演究竟怎么考?评分标准是什么?又需要坚持怎样的原则呢?
考场上,考生无需向考官赘述自己构思多么精妙,或是因何种缘由未能完美呈现。考官只会依据考生的现场表演,来判断其是否具备表演素质。所以,现场表现与发挥对考生而言至关重要,千万不可轻视。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命题即兴表演的八大原则,遵循这些原则,能让你在考场上加分又加戏。
【1.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考场上,紧张是极为常见的现象。怯场、忘词等状况的出现,往往源于考生经验不足、缺乏自信以及心理素质欠佳。要克服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专注于与对手的交流,全身心地投入考试内容之中,摒弃一切杂念,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考生千万不要盲目与他人攀比,而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确保自己身心状态良好。同时,要注意避免旅途劳累对考试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考生还需避免既不过度自恋、哗众取宠,也不要盲目迎合考官的喜好,从而失去真实的自我。考试时应始终忠于作品,以真诚的态度进行演绎。
【2.真实是表演的首要原则】
表演的精髓在于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表演者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让表演自然流畅地展现出来。在表演过程中,需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事件本身,真诚地去相信并演绎正在发生的一切,用真实的情感和切实的感触去打动人心。
生活丰富多彩,小品练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尽管命题会不断变化,但真实投入与真切感受始终是不变的要求,这也是考官考量考生的核心要点。在考试时,考生应追求朴素和真实,切不可急功近利,进行刻意雕琢。要警惕表演陷入脸谱化、刻板化的误区,远离过火、做作以及哗众取宠的表演方式,凭借真诚的表现赢得考官的认可。
【3.不做考场的“话唠”】
考场环境往往是嘈杂、混乱的,在这种环境下,揭示情境、表达情感的关键并非语言,而是动作。考生要构建清晰连贯的行动链条,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肢体表现,让考官“看清”表演,而非仅仅“听清”台词。有考生总结经验时强调,在混乱环境中,保持个人表演的完整性和穿透力是取胜的关键。
具体来说,考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强化动作表达:用肢体动作传达情境变化和内心情感,让表演更直观、生动。
②精简对白:避免过多对白造成混乱,让表演本身主导一切。
③保持情绪连贯:即便肢体静止,内心情感也要持续流动,塑造有深度的角色。
④专注且独立:集体表演时,保持个人表演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不随波逐流,让自己的表演脱颖而出。
【4.统一创编标准】
表演时,构思出具体的规定情境后要靠生动的动作来呈现,情境具体化程度和舞台动作细腻度相互促进。就拿“约会”这个主题来说,不同情境(如初次和热恋),搭配不同人物性格和时代背景,能为表演带来丰富的想象与表现空间,鼓励考生发挥独特创造力。
有一对考生在“约会”小品中的表现十分亮眼。他们打破常规人物关系设定,演绎了等待时意外相遇与情感交流的故事。通过分享食物、共用雨伞等细腻的动作,加上眼神交流与默契的心理活动传递,构建出温馨且新颖的情感故事。这个表演不仅投入真实,还融入丰富想象与创新,让小品情节自然推进,情感层次丰富深刻。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表演小品时追求新意和独特视角很关键。考生要敢于尝试不同情境设定和人物关系,用细腻动作、真实情感与创新构思,让表演出众,展现个人魅力与创造力。
【5.小品表演要发生事件】
表演小品时,首要任务是明确区分“事实”与“事件”。生活里的琐碎日常只是事实,而只有那些能深深触动人物情感、显著改变其行动轨迹和命运走向的,才称得上是事件。小品的核心就在于精心设置并生动演绎这样的重大事件。
事件的挑选与呈现,是衡量考生表演素质的重要标准。这既要求考生有敏锐的洞察力,能从平凡生活中挖掘出有戏剧张力的瞬间,也考验其表演的深度和广度,能否把人物内心世界与外在行动紧密结合,让观众感同身受。同时,考生要准确评估和判断事件,这不仅是对事件价值的衡量,更是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心理反应和行为选择的深刻理解。
更关键的是,考生要积极主动地通过表演推动事件发展。在小品这个有限的舞台上,谁能成为主导故事走向的“主角”,谁就能更吸引考官目光,留下深刻印象。这不仅需要扎实的表演功底,还需要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限定条件下创造无限可能。
【6.让“活”成为表演的灵魂,“活”在考场舞台上】
应考表演中,“活”是灵魂所在,具体要做到“三个活生生”,即成为活生生的人、进行活生生的交流、饱含活生生的情感。
同时,场上还需有适应活的能力,具体体现为两方面:
第一,当小品实际表演情况与预先构思产生出入时,必须灵活应对。表演现场充满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状况,这就要求考生不能拘泥于原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调整。
第二,集体小品表演需要考生相互配合,但你无法掌控其他人的表现。所以,学会适应至关重要。当其他人的行动发生改变时,要及时迎合并适应这种变化,才能跟随事件的发展持续推进表演。
【7.自我魅力和创造力】
在考场表演中,一般化、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是表演创作最大的敌人,也是考场表现的致命短板。因此,考生在小品表演里,需全力展现自我魅力,进行个性化创作,这也是在集体小品中崭露头角的良策。
考生首先要清晰认知自身特点、优点以及魅力类型。是如硬汉般粗犷、倔强,还是似英俊小生般青春潇洒;是像清纯少女般活泼秀丽,或是如性感艳星般艳丽泼辣,亦或是如成熟少妇般端庄大方……即便是少女类型,也有诸多区分,有纯情的、艳美的,有外向泼辣的、内在沉思的,有苦味悲剧型的、甜美喜剧型的,有善良温顺的、粗犷叛逆的……
在设计和表现人物性格时,切忌落入一般化的俗套,务必要结合并充分展示个人特点与魅力。同时,要与自身表演专长相结合。若擅长悲剧表演且富有激情,可将表演导向悲情;若擅长抒情,可营造清纯的表演氛围;若擅长喜剧,就以喜剧风格定位和发展。
需要强调的是,幽默感应基于真实表演自然流露,而非刻意为之。一切故意营造的“幽默”“滑稽状”,都是虚假做作的表演,不可取。
【8.激情】
激情,是演员的灵魂;创造力,是艺术的基石。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曾指出,创造能力是第一位的,艺术就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理解、感受、表达与感悟的能力缺一不可,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更是如鸟之双翼,助力演员在舞台上绽放光彩。
细节描写是对客观表现对象的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所进行的细腻描写。它主要分为人物细节描写、物件细节描写、事件细节描写等。在电影剧作中,这些细节描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以及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的。可以说,离开了细节描写,就不存在电影剧作。
在电影剧作的所有细节描写中,人物细节描写是最为重要的。富有特征性的人物细节描写与其他细节描写相互有机联系与组合,能够塑造出独特而鲜明的人物性格。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细微之处的刻画,观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例如,一个角色在紧张时不自觉地咬嘴唇的小动作,或者在思考时习惯性地皱眉的神态,这些细节都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真实,使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激情与细节描写在表演和电影剧作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演员需要以激情为动力,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来塑造鲜活的角色;电影剧作者则要运用精妙的细节描写来构建引人入胜的故事。只有将激情与细节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