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看来不及了,表演艺考生统考台词提升技巧!
一、评分标准
在表演统考中,台词部分的评分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清晰度: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吐字清晰,是基本要求。不能有明显的方言口音或者错误读音。
2.节奏控制:台词的节奏感,包括停顿、语速的把握。
3.情感表达:能否准确传达台词背后的情感,是评分的重要依据。
4.舞台表现力:在舞台上的自信度和表现力,台风稳健、体态得当。
二、高分秘诀:
遵守“听得清、听得懂、听得动人”三大原则
说人话、会说话
那怎样才能让台词富有魅力呢?
1.关键在干掌握说台词的底层逻辑。要深入挖掘角色,精准地找到台词背后的动机与目的。每一句台词都不是凭空而来,它是角色在特定情境下内心诉求的外在体现。
2.从生活逻辑出发,设身处地地去感受角色当时的所思所想
3.在符合当下规定情景的框架之中,巧妙地运用符合人物面对当下事件、所应有的语气语调,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将台词自然流畅地“说出来”而不是生硬的背诵与表演
台词练习基本表达技巧
1.注意停顿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共有三种:
一是朗诵句子结构上的停顿
二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停顿
三是朗诵者在朗诵时换气的停顿
2.注意重音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音。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两种:
一是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
值得注意的是,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强,只是同语句的其他部分相比较,读得比较重一些罢了。
二是强调重音
强调重音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
三、容易陷入的误区
过度追求声音形式
只注重声音的大、响、尖,或者故意模仿一些夸张的播音腔、舞台腔,以为这样就是有表现力.
忽视情感逻辑
不深入分析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故事的逻辑走向,只是机械地背台词。没有根据情节的发展、角色的心境来调整情绪和语调,导致台词和情感脱节。
缺乏生活质感
台词说得太“舞台化”“书面化”。没有将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和口语化的表达融入其中,让考官觉得很生硬、不真实。“就像在念课文,而不是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