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考资讯>北电表演艺考,朗诵应该如何掌握好声音和节奏呢

北电表演艺考,朗诵应该如何掌握好声音和节奏呢

发布时间:2024-12-13 点击数:107


1、语言节奏的类型

 

轻快型——

 

语调多扬抑,语音多轻少重,语句多连少停,语流轻快活泼。

 

凝重型——

 

语调多抑少扬,语音多重少轻,语句多停少连,语流平稳凝重。

 

低沉型——

 

语调压抑,语音沉痛,停顿多而长,音色偏暗,语流沉缓。

 

高亢型——

 

语调高扬,语音响亮,语句连贯,语流畅达。

 

舒缓型——

 

语调多扬,语音多轻,气息畅达,声音清亮轻柔,语流舒展。

 

紧张型——

 

语调多扬抑,语音多重少轻,语气强而短促,语流速度较快。

 

以上6种即是语言节奏的类型,事实上,训练的方法也蕴涵其中。要掌握语言节奏,重要一点是使节奏同内容和谐一致,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2、声音的响度变化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的程度。

 

朗诵时声音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响度,才能让听众听真切、听清楚。朗诵者在整个朗诵过程中,要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演出空间、以及听众分布等情况,随时地变化声音的响度,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要做到:低而不虚,沉而不独,声音有强有弱,错落有致,用以显示作品的层次感和声音的错落美。

 

 

3、声音的清晰度

 

朗诵是靠有声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并与听众进行交流的。如果朗诵者声音含混不清,就无法准确地传情达意。

 

朗诵时,要使声音集中、清晰,首先要靠咬字器官的力量集中,这主要表现在舌和唇上。

 

舌头在口腔中活动最积极、影响最大,汉语普通话所有音节中,除辅音的唇音以外,全都要靠舌头的积极活动。舌头弹动力强,声音就会发得清晰;如果舌头是软绵绵的,缺乏阻气力度,声音就会模糊。可见,声音的清晰与舌的活动状态密切相关。

 

 

4、语言要流畅

 

朗诵是一种口语表达艺术,它不仅要求声音清晰、准确,而且要求语言流畅自然。

 

语言流畅度训练重在加强语言实践,多读、多说。“读”,就是多读演讲名篇,包括默读、朗读、快读。“说”,就是只要条件允许,就不要放过机会,理清思路,不停地说下去,甚至参加辩论,以提高话语的流畅度。

 

 

5、语气交错性

 

在朗诵过程中,语气要随着朗诵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变化,有时在表示某种感情基调的同时,又出现其他的感情色彩,于是就有了语气的交错和重叠。

 

因此,在进行语气训练时,要注意到这种语气的交错,分清主次,处理好重叠和过渡,使语气更好地为内容服务。

 

 

6、控制好说话的速度

 

要根据朗诵的内容调整速度,做到有快有慢,快慢结合,这样的语速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注意事项:

 

声音要响亮,语气激昂,抑扬顿挫,饱含感情。

 

朗诵者必须认真对语音进行研究,努力使自己的声音达到最佳状态。

 

讲究表意朴实的口语化,绝不能像平常随便讲话那样任意增减音节,拖泥带水,吭吭巴巴,这样便损害了口语的健康美,破坏了语言的完整性。


微信二维码

187-5449-8116

沉浸体验!即刻改变
试听课全程免费,提供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