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考时如何找到正确语调?
不知道表演艺考生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表演时很用心说台词,可是就是让人听起来奇奇怪怪、矫揉造作,不能打动观众的心。其实问题就出自台词语调哦~
台词要从剧本的特定人物出发,要符合角色的性格和内心节奏,如果脱离了角色的内心生活而造出来语调,就无法打动人心。那么怎样可以找到合适的语调呢?
一、要先明确:
1、你对谁说这句话?(你与对方关系如何)
2、你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动机如何?
3、你说这句话要达到什么目的?(想达什么结果?)
二、根据句型判断语调:
1、几个在意思上有关系的句子,可以联结起来造成复合句。复合句的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读台词时如果不把这些关系读出来,把一个复合句读成了许多独立的单句,就破坏了语言的逻辑;不能正确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复合句按其结构可分为两大类: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1)联合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联接起来,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立的,不分主次。由于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的关系是平行、连贯、对比、顶接的,通过句子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境界,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因而每个分句的地位、作用是并列的、平行的,同等的,在语调处理上也要求对等,只是由于对不同分句描绘的感情色彩不同,在音色上应有所变化。
(2)偏正复句:前后分句在意义上有偏有正。正句是正意所在,偏句对正句有说明或限制的作用。一般顺序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可以表示转折、假设、条件、因果、取舍等关系。有因有果,有取有舍,所以在语调上必须把这种逻辑关系强调出来。逻辑关系体现在语调的转换上。
三、根据句子用途变化语调:
(1)陈述句。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句子,凡是对于事物的叙述描写、说明判断时,都使用这种句子。一般来说,句末的语调是下降的。中间停顿地点的语调都稍向上扬,表示这句话未完,结束时语调下降读出句号。
(2)疑问句。分为三类:
a.是非问,要求对方回答“是”或“不是”,“有”或“没有”。语调在问句的主要词上转为上升。
b.选择问,要求回答者在二者之间选择语调在对比的两个词组上加重上扬。
c.特指问,要求对方就某一点作出答复。句子中用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怎样”等代替疑点。语调在疑问代词上加重升高。
(3)祈使句。向对方发出命令、请求或与对方商量。
这样的句子感情色彩很重,语气和语调都要根据上下文提示的感情尺度来处理。
(4)感叹句。感叹句都是用以表达强烈的感情,根据情感的不同要求运用不同的语调表示。
四、根据剧中人物特点寻找语调:
剧本中出现的人物,有不同的民族、时代、年龄、性格、职业、习惯……又各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在台词中要求演员的声音语调能适应不同人物语言的表达能力。我们从语法和逻辑的基本规律出发,找到一些最基本的表达语言的规律和方法只是台词训练基础的一部分,这部分要求演员明确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明确语言形式和思维活动(语言的内容)的关系。思想对于每一个人的每一具体时刻都是具体的、活的,因此表达思想的语调也是具体的、活的,而不是刻板的强调来“朗诵”。